梁远 • 漆缘 I 微展览NO.82
大漆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材料,它包容的特质,含蓄、内敛的光泽,以及多种自然形态的表现,与其它漆质截然不同,这种优秀的漆质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品质。 大漆的特性,为其材料的利用,提供了多种选择的不同渠道,面临选择的困惑,学会舍弃过多的需求是必然的结果……坚硬平滑的漆膜,丰富多彩的不同材质组合和略有些神秘自然的肌理效果,早已成为其审美的主要符号和日常评判的基本认知……经验的积累与审美情趣的变化,伴随着创作过程中不断前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趋向于简单、便捷的行为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更为直接、自由的艺术表述方式。仿佛是回到了最初的原点,所有这些变化,都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个喜欢画画之人儿时的美好愿望而已,与此不同的是,大漆的影响早已潜移默化的融入于其血液之中,仍在内心流动……
——梁远
平面加立体 漆画又漆塑
——梁远的漆艺
前人发现了天然漆,创造了美以致用的漆器。今人又进一步开掘了天然漆的审美潜能,出现了纯欣赏性的漆画和漆塑。漆器的称谓已经不能包容以上的内容,于是又有了漆艺的概念。从另一方面看,漆艺也可以分为平面和立体两部分,漆画是平面的,漆器和漆塑是立体的。但这种分法远不及漆器,漆画,漆塑的概念更加清晰。比如漆画是用漆的材料创作的绘画,概念很清楚,如果称为平面作品,就比较笼统,含糊。正如茶叶虽然也是饮料,但不必称为饮料,还是称为茶叶为好。在梁远的心目中,立体和平面,漆画和漆塑都是统一的。梁远前期的作品主要是漆画。从装饰性写实到抽象性表现。前者如《藏女》,后者如《源》,都是很好的作品。无论从哪方面发展下去,他都会获得成功,但他仍不满足,立志变法,近年又把精力转向立体造型———漆塑。随着由漆画向漆塑的转变,梁远在运用材料方面也由天然漆和合成漆并用转为完全使用天然漆。也许是由于漆画表现的需要,梁远不得不用合成漆。他聪明的顺应了材料的性能,自觉的戴上了天然漆的“镣铐’’,从而获得了表现的自由。天然漆独有的天趣及美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比如《无题》是一件在朱地漆上涂以半透明的红棕色漆,由于漆层的厚薄不同,而呈现出朴厚,含蓄,蕴籍之美;又如《秋》在叶子形的胎体内,先做出凹凸的抽象纹理,后贴银箔,再罩漆研磨而出现的灿烂,华丽,班驳之美;再如《组合》先后涂以20余层不同明度和不同纯度的绿色漆,经研磨而出现的诡秘,清晰之美……..都是其它材料所不能代替的。在当前中国大多数漆艺作者都在运用合成漆的情况下,梁远的"反思"是非常可贵的。但愿这是中国漆艺"回归"的先兆。梁远性格内向,平和,不善言辞,他却有一双巧手,是一位实干家,他对技术精益求精,他的研磨,推光技术在艺术院校的漆艺作者中是顶极的,他的艺术美是以技术来依托的。他的才情是通过他的手表现出来的。他的语言是通过他的作品传达的。多年来,除教学外他还兼任行政工作,从系主任到副院长,这些占去了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他只有见缝插针,会前,课后,午休,假日,他都跑到工作室,涂啊!磨啊!数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他的作品一不为获奖,二不为卖钱,完全是兴趣使然;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漆艺的执着和深情,这也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梁远从事漆艺创作20余年,从平面到立体,从具象到抽象,走出了自己的路。如果让我提些建议的话,我以为漆艺的修饰之美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实用的漆器也不妨一试,也许这些都在梁远的计划之中。梁远正逢年富力强之时,在这条寂寞艰辛的路上,预祝梁远走的更远。
乔十光 2006年6月
- 作品欣赏 -

手作2023-5
大漆 灰
146×114cm
2023年

风景
大漆 灰
60×80cm
2022年

夏日
木板 大漆
100×81cm
2021年

开会
木板 大漆
50×60.5cm
2020年

梦
木板 大漆
100×80cm
2018年

退色
木板 大漆
100×81cm
2017年

祥云
木板 大漆 云雕
240×200cm
2012年

街景
木板 大漆
60×50cm
2011年

积木碎片
木板 大漆
116×89.5cm
2009年

墙
木板 大漆
65×80cm
2006年

废墟-1
木板 大漆
60.5×50cm
2005年

夜巡
木板 大漆
81×65 cm
2004年

鸟人
木板 大漆
60×50cm
2002年

家
木板 大漆
60×50cm
2001年

面具
木板 大漆
60×50cm
2000年

讲故事
木板 大漆
80×60cm
1999年

源
木板 大漆
180×200cm
1996年

忘却的记忆
木板 大漆
70×70cm
1993年

窗下
木板 合成漆
70×50 cm
1992年

角楼
木板 合成漆
60×60 cm
1991年

白塔
木板 合成漆
65×50 cm
1990年

祁连山
木板 合成漆
80×80 cm
1989年

惊蛰
木板 合成漆
60×40 cm
1988年

林荫道
木板 合成漆
60×45cm
1987年

祈祷
木板 合成漆
68×45cm
1986年

烛
木板 合成漆 大漆
30.5×30cm
1985年

午休
木板 大漆
50×50cm
1984年
梁远
1957年出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副院长。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漆艺创作研究工作,作品曾参加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及各种专业性展览,并多次获奖,报刊杂志发表多篇作品及论文。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漆艺分会副会长2016年
7月 作品五件参加了在福州举办的国际漆艺双年展 福州
2016年
7月 作品三件参加了院里组织的美术创作大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2016年
8月 作品一件参加了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 北京国家博物馆
2016年
9月 作品五件参加了湖北举办的国际漆艺三年展 湖北美术馆
2016年
9月 作品一件参加
“破冰时代
”中国当代漆画展 北京水立方
2014年
12月 3件作品参加《大漆艺术
2014海峡漆艺术大展》 中国美术馆 收藏两件
2014年
10月 4件作品参加《大漆艺术
2014海峡漆艺术大展》 福州福建省美术馆
2014年
9月 参加《守器
——器
.物
.声,漆艺展》 石家庄美术馆
2012年
4月
6件作品参加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2年
7月
1件作品参加在韩国举办的国际漆艺展 韩国 青州
2012年
11月
1件作品参加在韩国举办的漆艺邀请展 韩国 大田
2011年
7月
2日
-11月
13日 参加在
“台湾
”举办的
2011台南国际树漆艺术大展
2011年
10月
16日
-12月
20日 参加在
“北京
” 举办的北京漆艺展
2010年
9月 参加从河姆渡走来国际漆艺展 福州
2010年
10月 参加大漆世界国际漆艺三年展 武汉
2010年
11月 参加中国现代手工艺家提名展 上海
2009年
9月 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 厦门
2009年
3月 参加
“造物、空间
”漆艺邀请展 湖北美术馆
2009年
1月 参加中国美术精品展 中国美术官
2008年
10月 参加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 获银奖 民族文化宫
2007年
12月 论文《大行漆道》发表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7年
10月 作品《漆扇》参加从河母渡走来
2007年 中国现代漆艺展 特邀评委
2007年
9月 作品《夜巡》参加第二届中国漆画展 特邀评委
2006年
11月 作品《漆虫》参加第二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展 特邀评委
2006年
8月 出版粱远漆艺画集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6年
8月 举办个人漆艺展
——中国美术馆(四号厅)
2005年
10月 作品
6件参加《置换与重构》漆艺邀请展
2005年
10月 作品《无题》参加青州国际双年展
2005年
10月 作品《束》参加从河母渡走来
——中国现代漆艺展
2005年
4月 作品《迎春图》被浙江美术馆收藏
2004年 漆画《迎春图》入选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获优秀奖
2004年 漆器《本色》入选首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作品展
2004年 论文《现代社会中的传统手工艺》发表于
“美术研究
”杂志
2003年 论文《现代社会中的传统手工艺》获
2003年北京
——中法
“艺术与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双边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3年 漆器《龙凤纹园盘》《日》《夜》,入选
“家
—从传统到现代
2003上海美术大展
2003年 漆画《消逝的记忆》入选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中国漆画展
2002年 漆画《守望者》入选首届全国漆画展
2002年 漆画《漆坊系列》
5幅入选首届中国漆画学术提名展,并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2001年 漆画《脸谱》参加北京漆画邀请展
2001年 漆画作品
4幅参加中挪
“西北——东南
”艺术联展,并赴挪威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2000年 漆器《香江之夜》《城市之光》入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
2000年 漆器《香江之夜》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
“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
”获优秀
1999年 漆画《童趣》入选
“中国漆画艺术展
”送往越南展出
1999年 漆画《讲故事》入选
“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98年 漆画《海上作业》《藏女》《忘却的记忆》《童年的记忆》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漆画卷
1998年 漆器《香江之夜》《黑洞》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漆器卷
1998年 参与编辑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漆器卷
1998年 漆画《冬日》入选
“中日美术作品联展
”,并获
“和平艺术大奖
”
1996年 论文《漆艺创作杂谈》发表于
“艺苑
”杂志
1996年 漆画《源》《忘却的记忆》入选
‘96中韩漆艺交流北京展
1996年 作品参加
’96中国艺术博览会
1995年 作品参加
’95中国艺术博览会
1994年 作品《冬》《春》参加
“韩中漆艺交流展
”汉城展
1994年 中央电视台录制专题片,介绍本人
1993年 在北京举办个人作品展
1992年 在美国举办个人作品展
1992年 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漆画研究会会员展
1990年 作品参加第一届中国漆画研究会会员展,同年赴日本展出
1989年 作品《春》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展览
1988年 作品参加北京漆画展
1987年 作品《长城续曲》参加全国青年画展
1986年 作品《凤鸟图》《无题》参加首届中国漆画展
1985年 作品参加北京
11月画展
1985年 《装饰》杂志发表论文一篇
1984年 作品《建设者》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
庐灵文化微展览投稿要求:
1.稿件接收邮箱:351687157@qq.com;以附件形式发送到此投稿邮箱,必须为原创作品,拒绝抄袭。来稿请注明作者联系地址、电话。
2.微展览资料要求: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尺寸、类别和创作时间;所有作品图片须为高清拍摄,参展作品15〜20张左右为宜。并附作者近照一张及简历一份。
3.文章格式:文章以1〜2千字文为佳,末请注明作者姓名、年龄、简介等。文章若引用参考文献,请注明出处。
4.文章发表:投稿资料经审核后,在7个工作日内通知作者是否在本平台采纳发布。
4.关于费用:本微展览以最大的宣传力度推介艺术家,由于存在一定成本,为达到“继续为艺术家服务”的原则,本微展览均需收取适当成本费(或者以作品置换的形式)。
5.其它宣传方式: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均会同步于本公司其它推广平台:今日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以及网易号上。
6.延展合作形式:当与艺术家达成一定的合作默契后,本公司会提供一揽子的设计制作画册、小程序售卖、版权登记代理、宣传直播等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