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灵文化
集出版、艺术经纪、艺术衍生品开发于一身的集合型文化平台~

袁奎腾 • 青山寻隐 I 微展览NO.103


青山寻隐

文/袁奎腾

从院校之初涉足水墨至今,对物象的表达从比肩叠踵甚至琳琅满目越渐趋于简明,目的也是不想让自己包括观众产生繁复的想法,乃至于刻意去追求一些孤立和疏离。远古时期绘画的出现最初是一种实用性载体,作用于记录和信息交流及宗教崇拜,在朝代更迭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绘画被嵌入日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今社会下万物互联讯息飞达,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有不同时代背景下崇尚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至使我们如今更倾向于对”边界感”的追崇。我作为个时代背景下的绘画创作者,如果能为观众缔造一些这样的视觉界定,那我会很高兴。水墨是经典的传统媒介,在当今的情境之下,怎样让水墨融入当今的生活情境之中?我和大多数画家一样,崇尚宋代山水形制,其规格之高无需多述,远古时期最早的绘画的实用性,到古代一系朝代更迭社会相对不稳定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托物言志、寄意于物、借景抒情的风貌,文人画的出现就是典型的特征,包括近现代的徐悲鸿先生,通过绘画激荡起有识之士之共鸣。这也是水墨在不同生活方式下的缩影。到了当下,走到很多城市,无论都市小城,都出现慢城生活的口号,我们今天喧哗紧迫的节奏和静气凝神的追求两者状态之间产生了主要的矛盾。什么样的气息可以静气凝神,无论是音乐、绘画、只要是舒缓的、生动的。水墨的媒介恰好能提供这样一种情境。中国人自古对山就有特殊崇拜情怀,山间云雾的静谧隐秘深邃,这种油然而生的敬畏,使人认为,这不就是宁静的来源。我画山的取景很简单,一丘一壑、一崖一峰、一泉一渊,取景不广大,恰好有似近非远的“边界感”。不至于高呼遥不可及,也抹去楼宇城池的喧嚣。恰恰这样的情境容易使人静气凝神。山石的坚硬和雾气幽泉的碰撞,我想这么强烈的反差,首先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惊觉,惊觉过后带来不敢高声语、看罢瑟瑟尘的平静。谢赫的“六法论”所有的阐述都是为气韵生动所服务的,气韵是直接提供情绪的客观载体,我花大篇章的力气在山石上,其实也是为云气、雾气、水气服务的,那就是我所希望在画中能做到的视觉界定,能让观众有所共鸣,高山起微尘,凝神气若息,哪怕会有一瞬间也好。

– 作品欣赏 –

雾染青松

纸本设色

123×30cm

2023年

清泉石上流

纸本设色

123×54cm

2023年

壑壁临渊

纸本设色

179×90cm

2019年

秋山吟

纸本设色

179×90cm

2019年

云锁高峰水自流

纸本设色

141×83cm

2023年

扶摇云霄

纸本设色

135×80cm

2023年

出浮云间

纸本设色

177×65cm

2022年

深山华泽

纸本设色

177×83cm

2024年

涧碧无尘

纸本设色

176×93cm

2024年

林泉横卧百丈崖

纸本设色

179×93cm

2024年


袁奎腾

1990年生,安徽旌德人。自由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作品入编2014中国画走进联合国大展、2012中国画百名家邀请展、第四界安徽美术大展、翰墨岭南新安文脉书画作品展等,并被一号美术馆、赖少其美术馆、私人等收藏。


– END –
艺术家投稿:lulingculture@163.com图书出版 I 书画收藏 I 衍生品开发 I 媒体传播 I 展览策划
精彩艺术内容请关注本公众号!点击进入商城小程序可收藏您喜欢的艺术品或艺术衍生品哦!


庐灵文化微展览投稿要求:

1.稿件接收邮箱:351687157@qq.com;以附件形式发送到此投稿邮箱,必须为原创作品,拒绝抄袭。来稿请注明作者联系地址、电话。

2.微展览资料要求: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尺寸、类别和创作时间;所有作品图片须为高清拍摄,参展作品15〜20张左右为宜。并附作者近照一张及简历一份。

3.文章格式:文章以1〜2千字文为佳,末请注明作者姓名、年龄、简介等。文章若引用参考文献,请注明出处。

4.文章发表:投稿资料经审核后,在7个工作日内通知作者是否在本平台采纳发布。

5.关于费用:本微展览以最大的宣传力度推介艺术家,由于存在一定成本,为达到“继续为艺术家服务”的原则,本微展览均需收取适当成本费(或者以作品置换的形式)。

6.其它宣传方式: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均会同步于本公司其它推广平台:今日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以及网易号上。

7.延展合作形式:当与艺术家达成一定的合作默契后,本公司会提供一揽子的设计制作画册、小程序售卖、版权登记代理、宣传直播等相关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庐灵文化 » 袁奎腾 • 青山寻隐 I 微展览NO.103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