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灵文化
集出版、艺术经纪、艺术衍生品开发于一身的集合型文化平台~

标签:当代艺术

聂红涛 • 寻 • 找 I 微展览NO.111

从2016年开始,跟着刘进安老师到陕北很多次了。要说“每一次都有新感觉”,就太假了。实际上最开始几次感觉都差不多。看到的都是黄土、杂树、河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画出来的东西也完全是生编硬造,脱不开脑子里的那些“传统”“技法”“构图”“造...

穆家善 • 书法 • 匾额 I 微展览NO.108

穆家善书法简评 文/刘远江 中国传统“书画同源”理论尽管仍常被提及,也得到广大书画家的普遍认同,但当代书画家却大多难以贯彻践行。究其根源,就是书道的遗落和缺失,导致画道难成其“大气精微”之画理诉求。而书道之沦落,概因人文意识淡薄所致,使得审...

董伟 • 几何·空间·韵律之美 I 微展览NO.88

​ 董伟教授的“几何·空间·韵律之美”系列作品,不仅在视觉上令人难以忘怀,更通过其设计元素与色彩运用,巧妙地融合了艺术与建筑的精髓。圆形与方形,这两种基本的几何形态,完美诠释了艺术中的完美与规则,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天圆地方的哲学理念。 ...

董伟 • 绚烂的绽放​ I 微展览NO.87

  作者罗杨: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   纸本重彩 146×76cm 2020年   纸本重彩 146...

梁远 • 器三​ I 微展览NO.85

大行漆道 ​文/梁远   前不久与几位朋友一起闲聊,谈论如何做漆,一位朋友无意间的一句“大行漆道”,引起了我的注意,此言虽说有些“霸气”,细心品味,其中颇有几分道理。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梁远 • 器二​ I 微展览NO.84

​漆艺本体语言的建构 最早认识梁远是从其架上形态开始的,从《藏女》《故乡》到《童年的回忆》,他从一丝不苟的严谨再现,到异形同构的空间组合,直至梦幻般的自由书写,展示了多面手的创造能力,初步感受到他善于变换观察角度和不断尝试表达手段的艺术思路...

梁远 • 器一​ I 微展览NO.83

​ 梁远的“器度” 在我认识的漆艺家中,梁远是最具有“手艺人”品质的一位,在当代,具有“手艺人”品质的人如凤毛麟角,他们的从容淡定、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于细微中见广大的气度,在当代社会的浮躁中已是久违了。 关于“手艺”,近来颇有人重视和提起...

梁远 • 漆缘​ I 微展览NO.82

大漆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材料,它包容的特质,含蓄、内敛的光泽,以及多种自然形态的表现,与其它漆质截然不同,这种优秀的漆质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品质。  大漆的特性,为其材料的利用,提供了多种选择的不同渠道,面临选择的困惑,学会舍弃过多的需求是...

宋高发 • 苹果​ I 微展览NO.81

一个苹果的前世今生* 亚当和夏娃偷吃的可不是香蕉, 是苹果; ​是伸手就可触碰的颤动, 是打开身体的欲望, 是人神混沌的开始; 是欲望熟透了掉在牛顿的头上, 是认清我们自己存在的世界; 是指尖上的时尚舞蹈, 是乔布斯的IPHONE, 是疯狂...

何继 • 新概念 I 微展览NO.71

​ 焦虑与痛点 ——何继新水墨的当代精神和现代意识 文/谢有顺   我跟何继既是老乡又是朋友,很高兴看到他在艺术上取得这么骄人的成绩。何继在广州的时候我们就很熟悉,对他的艺术创作历史也有一些了解。我认同杨卫说的,他有很好的传统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