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 聂红涛 • 寻 • 找 I 微展览NO.111
从2016年开始,跟着刘进安老师到陕北很多次了。要说“每一次都有新感觉”,就太假了。实际上最开始几次感觉都差不多。看到的都是黄土、杂树、河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画出来的东西也完全是生编硬造,脱不开脑子里的那些“传统”“技法”“构图”“造...
从2016年开始,跟着刘进安老师到陕北很多次了。要说“每一次都有新感觉”,就太假了。实际上最开始几次感觉都差不多。看到的都是黄土、杂树、河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画出来的东西也完全是生编硬造,脱不开脑子里的那些“传统”“技法”“构图”“造...
竹风有度 国人对竹的审美,如同太湖石,自有一套且独立成篇。西方人大概很难从中国人的角度去理解它的美。 而立之年的白居易,那时意气风发,在《养竹记》中有“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
文/朱京生 兰 纸本水墨 32×47cm 在民国初年的学校美术教育中,中国画与素描大抵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激进的改良派重掌国立北平艺专以后,推行用素描来改造国画的教学,再加上解放后苏俄体系...
文/沈培 初识大龙,约在二十多年前。后来知道大龙是小名,学名陈征,号衲子。他为人为画,对我都够磁力,还有点缘分。 频密造访大龙,几乎成我夜课。他住在一座大杂院的后进,室面积八平方,仅容一床、一桌、一炉、两椅。十有九次见他吃面条...
文/林凯 我认识衲子先生是经过一番曲折的。是通过画家郭丰,郭丰又通过另一位朋友,才最终见到衲子先生。曲曲折折,正验证了一句话:好事多磨。 先生的家不大,东西却不少,甚至显得有些拥挤,墙上挂着先生的作品,由于先生家住二楼,屋里有...
文/栗宪庭 1982年6月份,我责编的《美术》第七期,以中国画作为编辑主题,当进入编辑最后阶段时,由龙瑞兄的引荐,我有幸看到了衲子画的几张桃花和瓶花。尤其那几张桃花,整个画面洋溢着浓厚的春天气息,让我非常感动。画面虽然全部用墨...
文/ 卜希旸 衲子的画天分高,功力深,品格超迈。画面上,老笔纷披而又润含春雨,生机活泼;墨色洁净而又浓郁苍莽,元气淋漓;意境空灵而又充实深刻,真力弥满。他在作画时是忘我的,心无挂碍,此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水一石,一虫一鱼...
「境忞」 申暁国 2024.9.28(Sat) – 10.6(Sun) 月火休み 13:00-19:00 会場:東京都中央区日本橋久松町4-12コスギビル4F 長亭GALLERY 文心灵敏,境由心造。以画为寄,中得心源。由物境转...